又稱為吉金文、鐘鼎文、彝器文字。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,青銅器上的金文文辭習慣上稱為銘文。金文使用的年代經歷了商、西周、春秋戰國,至秦漢,約800多年。其全盛時期為周。盤庚遷殷後金文出現,初時只有寥寥數字,多為鑄者或其先祖之名。至商末出現長文,最長仍僅有四十餘字。周代金文是當時祀典、賜命、詔書、征戰、圍獵、盟約、貿易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,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。秦始皇一統天下後,詔令書同文,所用之文字為小篆,且不再刻銘文於鐘鼎之上,金文漸衰。及至漢代,民間多鑄銘文於鐵器之上,青銅器幾乎不再使用,金文自是不見於史。金文的字數,據容庚《金文編》記載,共計3722個,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。因為秦漢以前的人把銅叫做金,所以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就叫做金文。西周時最長的銘文是毛公鼎銘文,有四百九十八個字。